Table of Contents

  1. 引言
  2. 核心原则
    1. 0. 差异化价值需要深度企业上下文
    2. 1. 更好的大语言模型不是万能的
    3. 2. 专业知识是你的燃料
    4. 3. 企业规模是你的护城河
    5. 4. 从概念验证到生产的鸿沟总是比你预期的更大
    6. 5. 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7. 6. 工程师花大量时间在无聊的事情上
    8. 7. 让AI易于消费
    9. 8. 让用户惊叹
    10. 9. 可观测性比准确性更重要
    11. 10. 要有雄心壮志
  3. 总结

基于视频内容整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PL-6-9MVyA&list=WL&index=17

引言

在构建和部署RAG(检索增强生成)智能体到生产环境时,技术团队面临着从概念验证到实际应用的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十个关键原则,帮助团队更好地将RAG智能体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环境。

核心原则

0. 差异化价值需要深度企业上下文

示例图

关键洞察:越是有区别、独特的价值,就需要越深越广的企业上下文。

企业级RAG系统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对特定业务领域的深度理解。仅仅依靠通用模型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场景、数据结构和业务流程,才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1. 更好的大语言模型不是万能的

示例图

核心观点:要关注整个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更好的大语言模型不一定是答案。

很可能你的数据清洗或其他传统程序写得更好,可以更好地解决你的任务时,不一定要使用特别好的模型。模型只是你要解决问题系统中的一小部分。技术选择应该基于实际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最新最强的模型。

2. 专业知识是你的燃料

示例图

重要性:专业知识在垂直领域或构建领域的AI智能体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有了领域的知识,才知道解决问题的困难点和深度在哪里,才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技术团队需要深入理解业务领域,而不仅仅是技术实现。

3. 企业规模是你的护城河

示例图

战略价值:数据是你的护城河。如果你有更好的高质量的企业的垂直领域的数据,你的价值就会变得更大。

结合AI的能力,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你使用AI将你的数据可以scale,可以横向地扩展,让AI帮你做数据清洗工作。当然这个是很难的,但如果你成功的话,你就变得更有独特的价值。

4. 从概念验证到生产的鸿沟总是比你预期的更大

示例图

现实挑战:构建一个POC项目是那么简单,但是你从POC到生产的时候,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比你能预期的要大很多。

所以从第一天开始就要当成生产项目去做,尤其是不要为POC做一个设计,为生产做一个设计。从第一天就为生产设计。因为现在AI的工具、一些framework,它可以直接就将一些文档转给模型,然后就可以成为一个RAG系统,但是那个离你生产级别的使用是非常遥远的。

5. 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示例图

迭代思维:模型的项目是需要尽快上线,然后收集反馈不断迭代的一个过程。

因为它是一个模型型的项目,它是一个概率型的项目,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需要把它投入到生产之后,收集bad case,然后进行不断的调优,最后完成一个迭代的进化,变成一个最优的版本。这是一个过程,所以RAG这种AI项目的上线速度一定要快。

6. 工程师花大量时间在无聊的事情上

示例图

关注重点:更多的是在业务价值的交付上,而不要在具体的小的细节上。

让工程师更知道我们要交付的东西的业务价值,而不是说在技术的小细节里边浪费时间。技术实现应该服务于业务目标。

7. 让AI易于消费

示例图

渐进式集成:不要上来就想着数据和AI怎么就立马集成变成一个厉害的东西。

先将最简单的AI贯穿到现有系统的某一个节点的流程中,先把AI用起来。顺着使用AI的经验,再思考如何将AI用得更好。从小处着手,逐步扩展。

8. 让用户惊叹

示例图

用户体验:尽早地将产品推向用户,让用户能快速地解决他的问题。

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和问题解决能力是衡量RAG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9. 可观测性比准确性更重要

示例图

监控思维:你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再发布,其实是不可能的,而且使用AI的产品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这一点是很难的。

但是企业最希望的是看到,如果我们达到90%的准确率或者95%的准确率,那么剩下的10%是哪里没有得到,剩下的5%是哪里没有做到。那这样的话就是得出一个结论:可观测可监控要比准确度更重要。

10. 要有雄心壮志

示例图

战略思维:你要雄心勃勃地将AI用到真正的刀刃上,也就是说我们的ROI值比较高的地方。

你用AI不光是想让它告诉你今天天气怎么样,或者这些简单的问题,你更希望它能解决我们高价值的内容。有高价值内容,有高价值痛点的地方,你去结合AI,你需要雄心勃勃地将AI和现有流程或者现有的市场痛点结合。这样的话,你可以把AI做深做精,将AI的ROI效率提到最大。

总结

成功部署RAG智能体到生产环境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业务、用户体验和可观测性等多个维度。这十个原则为团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他们在从概念验证到生产部署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是要记住:RAG系统不是简单的技术实现,而是需要深度理解业务需求、快速迭代、持续监控和优化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只有将这些原则融入到实际的项目管理中,才能真正发挥RAG智能体在企业环境中的价值。

Written by

雷哥(微信:leigeaicom)

带你AI编程和AI工程化落地, 让你少走弯路, 做更有价值的创造者.

大家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