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1. 一、主流Agent框架的核心缺陷
  2. 二、Agent框架的本质与局限
  3. 三、替代方案:直接API编排架构
    1. 核心模式
    2. 关键实践原则
  4. 四、从零构建的核心优势
  5. 五、何时需谨慎使用框架

关键洞见:新兴技术栈(如LLM)过早抽象化是框架问题的根源。当底层技术快速演进时,轻量级、显式控制的设计比框架更能适应变化。

一、主流Agent框架的核心缺陷

  1. 黑盒执行与不可观测性
    • 框架封装了执行过程(如agents.start()),开发者无法监控中间步骤。
    • 导致问题:调试困难、性能瓶颈难定位、错误根因不透明。
    • 对比方案:显式分步控制(step1() → step2() → step3()),每一步可追踪。
  2. 过度抽象带来的认知负担
    • 框架强制开发者适应其抽象概念(Agents/Crews/Conversations),而非聚焦业务问题。
    • 后果:增加不必要的复杂度,限制解决方案灵活性(如Dify在复杂场景下连线混乱、迭代困难)。
  3. 性能与稳定性风险
    • CrewAI:
    • 容易卡在 “THINKING” 状态,导致生产系统冻结,需要人工干预。
    • Agent 状态持久化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丢失和行为不一致。
    • 日志记录困难,调试困难。
    • Agent 失败时没有错误消息,无法进行生产监控。
      • LangGraph:
    • 严重的内存泄漏,长时间运行后性能下降甚至崩溃。
    • LLM 运行速度变慢,原因不明。
    • 调试困难,需要分析难以理解的状态转换。
    • 信息过时或缺失关键细节。
      • AutoGen:
    • 容易进入意外循环,消耗大量 Token,导致成本超支。
    • 缺乏安全措施,Agent 容易访问生产数据库。
    • 扩展性差,需要设计复杂的架构。
    • 缺乏专门的支持。

二、Agent框架的本质与局限

graph LR
A[Agent框架核心组件] --> B[LLM“大脑”]
A --> C[工具 API/数据]
A --> D[提示词逻辑]
  • 问题根源:框架试图将动态技术(如快速迭代的LLM)封装进静态抽象层,导致:
    • 技术栈升级时框架迅速过时。
    • 业务逻辑被框架设计绑架。

三、替代方案:直接API编排架构

核心模式

输入 → 预处理 → LLM调用1 → 验证 → LLM调用2 → 后处理 → 输出

关键实践原则

  1. 显式状态管理
    • 使用Python字典或DataClass存储状态。
    • 每一步输入/输出明确可见,杜绝黑盒。
  2. 直接API调用
    • 原生调用OpenAI/Anthropic等API。
    • 手动实现重试、超时、限流处理(例见代码片段)。
  3. 管道式函数编排
    • 每个步骤拆解为独立函数,通过数据流串联。
    • 添加全链路日志(关键优势:按业务需求定制指标)。
# 示例:带监控的LLM调用
def process_request(input_data):
    logger.info(f"Processing: {input_data}")
    try:
        result = call_llm(input_data)  # 原生API调用
        logger.info(f"LLM响应耗时: {response_time}ms")
        return result
    except RateLimitError as e:
        logger.error(f"限流异常: {e}")
        return handle_rate_limit()  # 显式降级处理

四、从零构建的核心优势

  1. 可维护性
    • 组件隔离:单步骤可独立测试/扩展(如替换LLM版本无需重构全流程)。
  2. 可控性
    • 自定义失败处理(如验证失败时重试特定步骤)。
  3. 技术理解深化
    • 避免框架“魔法”,迫使开发者掌握LLM交互底层逻辑。
  4. 性能优化
    • 精准定位瓶颈(如日志标记某LLM调用延迟过高)。

五、何时需谨慎使用框架

| 场景 | 框架风险 | 推荐方案 | |————————-|—————————|———————| | 高频迭代业务需求 | 抽象层阻碍快速适配 | 直接API编排 | | 复杂状态流转 | 黑盒调试困难(如Dify变量失控)| 显式状态机+日志 | | 企业级成本控制 | 隐藏开销(如AutoGen成本失控)| 原生API+用量监控 |


灵感原文: https://medium.com/aiguys/leave-agentic-ai-frameworks-and-build-agents-from-scratch-0a45d1656513

Written by

雷哥(微信:leigeaicom)

带你AI编程和AI工程化落地, 让你少走弯路, 做更有价值的创造者.

大家一起来讨论